金沙集团1862cc
金沙集团1862cc
我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学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全院师生认真学习、领悟回信精神,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和工作实际发表感想。

我院党委书记郑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既是对《文史哲》创刊70年来成果与影响的肯定,也是对山东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所做贡献的肯定,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盼,要深刻理解“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意义内涵,做骨子里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中国人;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哲社学院院长刘森林表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山大《文史哲》的回信,作为一名山大哲学人,备受鼓舞。我们将致力于在文化融通视域下言说与建构当代汉语哲学,为解决现代性问题和时代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在习近平总书记这封信的鼓舞下,我们一定继承老一辈山大学者开拓的优秀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与文学和历史学学科一道,共同把山大的文史哲三个学科办得越来越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许,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山大学派,为以中国智慧助推中国道路贡献山大力量。

哲学系教授何中华表示: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作为人文学者,倍受鼓舞。回信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史哲》杂志的关怀和鞭策,也体现了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发掘并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在与世界文明的建设性互动和对话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文化自信须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在文化自觉的问题上,人文学者责无旁贷,肩负重任。我们深感自己有一种使命,就是如何从学术层面回答什么是文化上的“中国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一个关键所在。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克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重要回信,意义重大,高屋建瓴,文约义丰,为在新时代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中我深切体会到,我们应当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时代学术宗旨,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始终将国家和民族重大需求作为总体学术关怀,将之融化到具体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增强时代问题意识,提升学术担当精神,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弘扬中华文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中华文化之慧命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辅导员封莹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我院的辅导员,我深刻感受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在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厚植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作为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是最重要的。在新时代,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批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义不容辞。

2017级哲学专业本科生梁雨浪表示: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身为哲学系学生,我备受鼓舞,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也更深刻体会到自身所担负的使命。新时代是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下一步,我们青年学生要刻苦钻研理论,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立足中国国情,解答中国问题,为国增光,为民造福。

2018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吕奕涵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社科学子,我们未来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在深钻细研专业知识中筑牢信仰根基,在持续锤炼意志品质中强化道德修养,在广阔的学思实践中推动善作善成。守正道,创新局,我们要努力以创新性思维审视社会治理大局,传承中国青年自古以来担天下之忧、生民之命的壮志。未来,我们必将牢记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知行合一,努力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

2017级本科生、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刘政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山大青年,我们应当在世界的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文化,矢志奋斗,创新思维,以独立的思考和扎实的实践将理论研究与中国实际相融合,以兼具中国特色与山大风格的学术研究成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孔涵表示:见字如晤,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相信每一个山大人都与有荣焉。日前甚嚣尘上的文理之争将‘文科无用论’重新提起,而习近平总书记为文史哲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也向文史哲的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我们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周新洋表示:进入新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多元化,从军事、经济科技到文化、信仰,传承中华文明,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何让更多国际友人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如何让国人更加有力坚定文化自信,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而我们青年大学生也有责任去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多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加吸引力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队伍中去,使青年群体保持本色,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打赢青年争夺战。

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朱梦表示:《文史哲》创刊展现着中国文科学术水准,杂志里的文章,每一篇都深深的影响着我。它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引领着我了解和学习人文学术潮流。杂志里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故事,展现着每一位优秀人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体现着他们不同的灵魂与心态,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作为一名文科学生,我会积极向优秀的学者们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国家人文学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020级哲学专业硕士崔健民表示:中国要走出世界,是文化走出世界,这要求学术工作者更加深入理解中华文明,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文化自信不是空话,作为哲学系的一名同学,应该努力学习,奋发读书,应该担负起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凝神聚力、团结奋进,共同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